网站首页 > 夜宵秘方> 文章内容

搞个夜宵外卖为何这么?

※发布时间:2017-9-2 16:01:49   ※发布作者:habao   ※出自何处: 

  加班到深夜,是创业者李哲的工作“常态”。然而,每当深夜饥肠辘辘之时,打开外卖平台,往往只见肯德基、麦当劳两位大叔的身影,其他餐馆早已打烊。更何况,一到冬天,寒风凛冽,再饿也难有出门觅食的动力。

  前创业项目陷入瓶颈的李哲,脑子里突然冒出一个想法:夜宵外卖!他认为,创业必须要找一个“大市场里的细分市场。”他立即进行市场调查。随后的一系列结论都印证着他的观点。

  而看未来,比之上一代,85、90后夜生活更为丰富,夜间生活服务需求也有潜力。同时相对白间外卖,用户对价格的度较低。

  拼豆夜宵,开始成为李哲的新创业项目。而事明,拼豆夜宵从成立以来,一直维持着比白间外卖高得多的客单价,而这也使得拼豆夜宵的现金流较为充裕。

  在拼豆夜宵之前,李哲的创业项目是小区问问,通过互联网平台连接小区周围商家,为小区住户提供日常生活上门服务。然而,这些商家多为夫妻店,即使有意愿,也缺乏提供上门服务的意识和能力。作为一个平台,小区问问对他们毫无约束力,服务问题自然无决。

  “要提供一个有保障的服务,需要有自己的服务支点。”李哲反思,上次创业失败,主要原因就在于一开始就做平台。前期做平台虽然门槛低,模式轻,可以走得很快,但弊端也很明显,服务没有保障,公司走不远。

  李哲从线下开始干。他在线下布局总仓和门店,总仓负责对接供应商,供应商进行前期的标准化粗加工,而门店负责非标准化加工,以及配餐、配送。采购、加工、门店管理、物流配送等,互联网餐饮的每个环节,李哲都组建自己的团队,而核心高管,也不停客串到各个环节,甚至拼豆夜宵的头一百单,皆由核心团队配送。

  一开始,拼豆夜宵最初的五家店,由每个核心各负责一家。但随着业务量增大,管理方式显得捉襟见肘。为此,李哲从肯德基、吉野家等传统餐饮连锁引进专业人才以及相应的管理体系。在这基础上发挥互联网企业的优势,通过系统对管理进行量化。例如:对门店效率、投诉率、客单率等数据进行分析,从而深入品控、供应链、物流等环节,以此提高效率。

  线年底,拼豆夜宵的第一个App上线年,李哲预计能实现8000万元营收。开业三年,拼斗夜宵也只有30店。和其他互联网公司相比,这个速度跑得不算快。其原因就在于,线下模式太重。

  2016年6月,拼豆夜宵开始扩展品类,加入火锅、酒品等夜间外卖,同时在、上海某些门店还开始尝试下午茶以及西式快餐。

  晚上8点以后的订单,占据整个外卖市场的20%,规模可达几百亿,这样的前景吸引了众多淘金者的进入。那么,拼豆夜宵如何面对他们的竞争?“护城河”是什么?

  互联网创业现在是越来越难!找准一个细分市场及其痛点就尤为重要,而拼豆就发现这个夜宵外卖的蓝海,做好0到1,就有可能一针捅破天!互联网的天然属性是一定要做平台,但限于初创企业资金、资源及技术等等,转型时点的选择往往攸关,拼豆应该控制好了这个节奏。后期随着扩张,需要在加盟商的标准化及控制方面下功夫,而一旦大型外卖平台涉足,如何防御将是不得不考虑的问题。另外除了综合运营效率的提升,是否可以审查整个链条环节,寻找节点,逐步建立技术壁垒或许能搭建更有效的“护城河”?(点评人:中劳网、职多多董事长吴铭)”

  推荐: